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六《三命通会 · 卷一》原文
○戊寅已卯城头土 城头土者,天京玉垒,帝里金城,龙盘千里之形,虎踞四维之势。此土有成有未成,作两般论。凡遇见路旁,为已成之土,不必用火,若无路旁,为未成之土,必须用火;大都城土皆须资木,杨柳癸未最佳,壬午则忌;桑拓癸丑为上,壬子次之;庚寅辛卯就位相克则城崩不宁,何以安人也耶?如见木无夹辅,只以贵人禄马论之。见水有山为显贵,甲申、丁丑俱吉,天河滋助,亦… 继续阅读 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六《三命通会 · 卷一》原文
○戊寅已卯城头土 城头土者,天京玉垒,帝里金城,龙盘千里之形,虎踞四维之势。此土有成有未成,作两般论。凡遇见路旁,为已成之土,不必用火,若无路旁,为未成之土,必须用火;大都城土皆须资木,杨柳癸未最佳,壬午则忌;桑拓癸丑为上,壬子次之;庚寅辛卯就位相克则城崩不宁,何以安人也耶?如见木无夹辅,只以贵人禄马论之。见水有山为显贵,甲申、丁丑俱吉,天河滋助,亦… 继续阅读 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六《三命通会 · 卷一》原文
戊寅,受伤之土。最为无力,要生旺火,以资其气。忌己亥、庚寅、辛卯诸色木克,主短折之凶。《五行要论》云:“戊寅、丙戌此二位乘土德厚气,一含生火,一含宿火,是谓阳灵袭中,福庆之辰;贵格得之,道德盖世,贵极人臣,惟亲王、贵公子多于此日生;常格得之,亦主福寿遐远,始终安逸。” 己卯,自死之土。抑又甚焉。贵得丁卯、甲戌、乙亥、己未之火,由合而来,以致其福。《五… 继续阅读 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《三命通会 · 卷一 》原文
丁巳,自绝之土。又不为绝,盖一土居二火之下,在父母之乡,乘天属之恩,故不为绝。木不能克,火多益佳。《玉宵宝鉴》云:“丁巳含东南火德旺,数得之者,含容福寿。” 戊午,自旺之火,己未,偏库之火。居离明之方,旺相之地,其气极盛,他水无伤。忌丙午、丁未天上之水。《五行要论》云:“己未,衰火,含余藏宝之气,春夏之月,运入沈潜之乡,则明达峻敏,福庆深远,夏得之,… 继续阅读 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三《三命通会 · 卷一》原文
○甲午乙未砂中金 砂中金者,刚形布地,宝质藏砂,直教陶洗为珍,必须因人始贵。此金非炉火则不能制,但甲午见丙寅,寅中火生,寅午合局,柱无长生之土则燥,更值木助。主疾夭;丙午纳音虽水,而支干纯火,加逢尤凶。山头、山下、覆灯三火既有木生,克制此金,又须清水济之,决主少年荣贵。戊子、己丑龙火相逢,子午有交媾之妙,甲己有合化之理,主贵,杂以凡火则不为奇。水惟宜… 继续阅读 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四《三命通会 · 卷一 》原文
昔者,黄帝将甲子分轻重而配成六十,号曰花甲子,其花字诚为奥妙,圣人借意而喻之,不可着意执泥。夫自子至亥十二宫,各有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之属,始起于子为一阳,终于亥为六阴,其五行所属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在天为五星,于地为五岳,于德为五常,于人为五脏,其于命也为五行。是故甲子之属乃应之于命,命则一世之事。故甲子纳音象,圣人喻之,亦如人一世之事也。何言乎?子丑二… 继续阅读 论纳音取象《三命通会 · 卷一 》原文
甲子金,为宝物,喜金木旺地。进神喜,福星,平头,悬针,破字。 乙丑金,为顽矿,喜火及南方日时。福星,华盖,正印。 丙寅火,为炉炭,喜冬及木。福星,禄刑,平头,聋哑。 丁卯火,为炉烟,喜巽地及秋冬。平头,截路,悬针。 戊辰木,山林山野处不材之木,喜水。禄库,华盖,水禄马库,棒杖,伏神,平头。 己巳木,山头花草,喜春及秋。禄库,八吉,阙字… 继续阅读 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《三命通会 · 卷一》原文
五行相生相克,其理昭然。十干十二支、五运六气、岁月日时皆自此立,更相为用,在天则为气:寒、暑、燥、湿、风;在地则成形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,此造化生成之大纪也。原其妙用,可谓无穷矣。 木主于东;应春。木之为言触也,阳气触动,冒地而生也。水流趋东以生木也;木上发而覆下,乃自然之质也。 火主于南,应夏。火之为言化也,毁也,阳在上,阴… 继续阅读 论五行生克《三命通会 · 卷一》原文
尝观《笔谈》论六十甲子纳音,本六十律,旋相为宫,法也。纳音与《易》纳甲同法:乾纳甲、坤纳癸,始于乾而终于坤。纳音始于金,金,乾也,终于土,土,坤也。五行之中,惟有金铸而为器,则音响彰,纳音所以先金。 纳音之法,同类娶妻,隔八生子,律吕相生之法也。甲子,金之仲,同位娶乙丑,隔八下生壬申;金之孟壬申,同位娶癸酉,隔八上生庚辰;金之季庚辰,同位娶辛巳,隔八… 继续阅读 总论纳音《三命通会 · 卷一 》原文
夫干犹木之干,强而为阳;支犹木之枝,弱而为阴。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,达阴阳之变为三才。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,先有天而后有地,由是气化而人生焉,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,继盘古氏以治,是曰天灵淡泊,无为而俗自化,始制干支之名,以定岁之所在。其十干曰:于逢、旃蒙、柔兆、疆圉、着雍、屠维、上章、重光、玄黓、昭阳;十二支曰:困敦、赤奋若、摄提格、单于、执徐、大荒落、敦洋、… 继续阅读 《三命通会 · 卷一 · 论支干源流》原文